北大竹书涵盖哪些内容?

主讲人 朱凤瀚

朱凤瀚

中国国家博物馆常务副馆长,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南开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历史系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与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南开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南开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天津市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博物馆学会理事,中国先秦史学会常务理事。国家“九五”社会发展重大科研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成员。

最后更新 2021-12-20
浏览 18
最后更新 2021-12-20
浏览 18
意见反馈
主讲人 朱凤瀚
北京大学

    我为什么今天写到北大竹书?大家知道现在我们的简牍应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古代的书,就是狭义的书,就是我们今天说的专门创作出来表达自己思想的或者记录一些事情的这种东西,它和簿籍、律令、公文这些文书不同,它也和过去墓葬里边随葬时候用的遣策,另外还有书信私人文书也不同。所以现在的简应该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文书类的,就是我刚才说的这些东西,一类是书籍类的,就是典籍类的,所以现在叫作典籍简帛和文书类简帛两大类。那么北大的竹书全部都属于古代的书籍,就是古代的书,它的内容涵盖了,我们借用《汉书·艺文志》,其实就应该用《汉书·艺文志》,因为《汉书·艺文志》当时编的他所看到的东西其实也就是这些东西,所以我们按照这个来分的话,那么《汉书·艺文志》的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六大类,北大的简基本上涵盖了这六大类,当然也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事情。

心理学家给出真相警告说,怀旧是一种正常的文化现象,也是大脑一种神经系统下达的指令。神经系统学家紧跟着就发来贺电,认可了怀旧不等于矫情这个说法。来,赶紧给这位神经系统学家加个鸡腿。

等等,心理上的那一关是过去了,可眼睛上的这一关实在为难啊。相信不少朋友都有这样的感慨:你瞅瞅我当年听的那歌、留的发型、还有穿的衣服,怎么都充满了城乡接合部的气息?我是怎么视若珍宝,念念不忘的?而且我还感觉在青少年时期听过的歌,比后来听到的任何歌都更优美动听,这可咋办呀?

其实我们对1222岁听过的歌记忆犹新,那是因为背后有一个神助攻在给我们撑腰。而之前的那些老歌儿们恰好碰上这个神助攻,搭上了脑神经快速发育的班车,才让我们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记忆痕迹,让我们感叹“那是熟悉的味道~”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