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人类学有哪些优势?

主讲人 韩昇

韩昇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日本关西大学东西学术研究所外国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厦门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兼职教授,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理事,中国唐史学会理事,中国日本史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历史学会理事,日本唐代史学会会员。
最后更新 2021-12-20
浏览 17
最后更新 2021-12-20
浏览 17
意见反馈
主讲人 韩昇
复旦大学

    20世纪40年代有一个中央研究院,它评过一次院士,这个院士大概每一个学科只能有一个人,当时人类学就只有一个院士,这个院士叫吴定良。吴定良也是复旦大学生物系的,所以复旦大学可说中国人类学奠基的学校。

    我们的人类学和别的学校的人类学有什么重大的不同呢?别的学校的人类学基本上它都是属于文科的拼盘,历史学加上文科的人类学,加上什么社会学、田野调查、考古,是一个文科的拼盘,所以我说他们做的研究更像是人类的历史学。那我们做的是什么?我们是从人本身研究起,从人的生命、人的生物属性,一直到人的文化、人的历史,综合起来做。所以我们这个团队其实是一个很大的团队,我们有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语言学,依托在一个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这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它是金力教授从美国回来以后,在复旦大学重建人类学,从1997年正式成立到现在,是世界联合国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十大实验室之一。这十个实验室咱们亚洲只有复旦大学这一家,所以大家就知道它的生物学的研究、它的遗传学的研究,它在人类起源、整个人类基因组计划中,是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具有非常高的世界级的研究水平。

1911年4月27日,中国同盟会在广州发动的反清武装起义黄花岗起义(又称辛亥广州起义)爆发。1910年11月13日孙中山在槟榔屿秘密议定广州起义计划。1911年1月黄兴、赵声等在香港成立统筹部。4月27日黄兴率敢死队进攻广州两广总督衙门,与清军激战一昼夜,因伤亡过大退却。方声洞等约100余人牺牲,林觉民、喻培伦等29人被捕就义。事后收殓遗骸72具于广州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图一: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图二:起义中被捕的革命志士像。

(来源:新华社)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